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来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 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9.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答案

8.DE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和手法分析。D项,颈联写景,只是借以抒发诗人对山居春色的喜爱之情;E项,诗人并非“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9.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①借景抒情。借春日山居所见之景寄寓自己内心对山林春景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春日山居寄友人”及山水景色的描写等可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最后“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是直抒胸臆。

点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如本题“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直抒胸臆。

相关题目

题目:我渴望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题目:我渴望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H2               B.NO               C.NO2               D.SO2
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
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平时要补充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
材料一: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奈件。现阶段
材料一:人口、资源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奈件。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材料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0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       
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
科学探究一般要从哪个步骤开始(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
科学探究一般要从哪个步骤开始(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设计方案D.进行实脸
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 ) A.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 ) A.细胞核 细胞核         B.细胞质 细胞质  C.细胞核 细胞质         D.细胞质 细胞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