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于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阅不倦            耽:沉迷

B.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              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官军              薄:轻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功授开府                  勇气闻于诸侯

B贼所追,且战且行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

C.引入卧内,为下泣          巫医乐师百工

D.金乡人谓为信,皆喜        于是焉河伯欣自喜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狙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评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D薄:迫近

10AA都是凭借的意思B表被动;介词,替C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些D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1D只是交代战况,看不出谋略写于仲文死里逃生,无谋略可言;写于仲文乘胜追击,没有使用谋略。)

12B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一句中的十七八不是约数十七八个,二是分数十之七八

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1分,伪北”1分,句子通顺1分)

2)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1分,伪建”1分,倍道”1分)

3)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1分,”1分,”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相关题目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H2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H2O    B. BF3    C. Cl2    D. PCl5
已知抛物线C1:y=﹣x2﹣(a+1)x﹣a2﹣4a﹣1交x轴于A、B两点(
已知抛物线C1:y=﹣x2﹣(a+1)x﹣a2﹣4a﹣1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顶点为C. (1)求证:不论a为何实数值,顶点C总在同一条直线上; (2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9年镇江市调研)(选修3―5)有以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
某校要建一个面积为392 m2的长方形游泳池,并且在四周要修
某校要建一个面积为392 m2的长方形游泳池,并且在四周要修建出宽为2m和4 m的小路(如图所示)。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分别为多少米时,占地面积最小?并
.某校中午学生用餐比较拥挤,为建议学校分年级错时用餐
.某校中午学生用餐比较拥挤,为建议学校分年级错时用餐,李老师带领数学学习小组在某天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统计了他们从下课到就餐结束所用
VCD光盘上的光记录材料有多种,其光记原理为在激光照射下
VCD光盘上的光记录材料有多种,其光记原理为在激光照射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而记录储存信号,碲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VCD光记录材料
因式分解: a2-4ab+4b2.
因式分解: a2-4ab+4b2.
只用下列图形不能镶嵌的是( ) A.三角形           
只用下列图形不能镶嵌的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