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V1mL 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

V1mL 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L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

考点:  中和热的测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从图示观察起始温度即为实验时环境温度;

B、根据图示所测溶液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D、根据一个反应无法得出此结论.

解答:  解:A、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1℃,故A错误;

B、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

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

               HCl+NaOH=NaCl+H 2O

               1     1

1.0mol•L1×0.03L    n

n=1.0mol•L1×0.03L=0.03mol,所以浓度是:=1.5mol/L,故C错误;   

D、只是该反应放热,其他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中和反应考查了同学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能力,比较综合,要认真分析解答.

相关题目

我国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隐含了我们所熟知的物理知识,
我国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隐含了我们所熟知的物理知识,例如“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句词说明了运动
紫罗兰的胚表皮呈蓝色或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相互杂交时
紫罗兰的胚表皮呈蓝色或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相互杂交时: 胚表皮深蓝色(母本)×胚表皮黄色(父本)→F1胚表皮深蓝色 胚表皮黄色(母本)×胚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君子曰:学不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已知点集,则由U中的任意三点可组成(   )个不同  的三
已知点集,则由U中的任意三点可组成(   )个不同  的三角形。 A.7           B.8              C. 9            D.10
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图1-2-30),下列图1-2-31所示三
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图1-2-30),下列图1-2-31所示三幅图分别是_______.                     图1-2-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B. 肥皂遇到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B. 肥皂遇到硬水容易起浮渣 C. 霉变花生洗净后可以食用 D. 为了健康大量服用保健品
 (7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
 (7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0℃的冰块内能为零 D.温度高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