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选自《童趣》)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脖子) 为之强(强大) B.作青云白鹤观(看) 果如鹤唳(鸟鸣)云端
C.云归(聚拢) 而岩穴暝(昏暗) D.非丝(管乐器) 非竹(弦乐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心之所向 山间之朝暮也 B.为之怡然称快 杂然而前陈者
C.以土砾凸者为丘 前者呼,后者应 D.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1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和“太守”一样有物外之情,他们都会用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喝酒过度的样子。
C.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我”生气,鞭而驱之。
D.《童趣》写法由实生虚,“虚”得鲜活生动神奇;把丛草当作森林,虫蚁视为野兽,土
砾比作丘谷。《醉翁亭记》以实写的方式,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
景以及亭子周围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