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B.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C.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D.图(一)中B浓度大于C的浓度

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渗透作用的特点,属于考纲实验分析层次。从图二分析可以看出,最终的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H1>H2。即进的水分子数目多于出来的水分子数目,最终达到平衡,C 选项就是说的最终达到平衡。从液面的高度也可以判断出B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在相同的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速度肯定B中对于C。

相关题目

图2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
图2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其排序正确的是(   ) A.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
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S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D.原子核内有18个中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磨豆成浆 B.剪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磨豆成浆 B.剪纸成花 C.酿谷成酒 D.雕石成像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经济现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有(   ) A.①②   
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
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a)、(b)所示,则(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4秒两甲、乙通
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 (Ⅱ)证
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 (Ⅱ)证明:.
计算【小题1】【小题2】(a2-1)÷(1-)
计算【小题1】【小题2】(a2-1)÷(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