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①失伍:失职。②距心:大夫的名字。③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下列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作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以及通过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意思相近即可)

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官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参考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有上千人了。”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那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

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相关题目

第四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四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处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 (1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 (1)第2 s内的位移,第4 s内的位移,前5 s的总路程和位移. (2)各段的速度. (3)画出对应的v-t
I prefer sports shows______soap operas. What about you? A. than       B.
I prefer sports shows______soap operas. What about you? A. than       B. at          C. t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钢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钢铁是钢和铁熔合在一起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会增加,因
设实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设实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在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
在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Robin asked us to share inspiring favorite words that other people had spoken. A
Robin asked us to share inspiring favorite words that other people had spoken. As I rolled through ideas in my head. My   36    kept relearning  to an event from my youth.The words spoken were n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材料一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③君不见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