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誓攀九天绘彩虹 ——沈荣骏院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誓攀九天绘彩虹

——沈荣骏院士的航天人生

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的沈荣骏被选送到刚刚组建的东风发射基地。导弹是什么?没听过!导弹怎么发射?没见过!对导弹怎样实施测量控制?不知道!越是高深越要搞个水落石出,越是神秘越要刻苦钻研弄明白。时间不长,沈荣骏就独当一面,负责导弹试验基地所有测量点和发射设施天文坐标的测量工作。他根据自己在设计中反复比对演算的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联专家制定的导弹发射坐标系,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导弹发射高精度坐标系,为中国导弹发射测控事业开了好头。

1965年,沈荣骏受命独立编制导弹试验基地7年规划。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航天测量控制系统整体构想。这在当时,不仅满足了近期航天任务的测控要求,而且为我国航天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70年代,沈荣骏主持拟制的《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首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基本构想。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航天测控的一网多用。80年代初,沈荣骏提议并主持建设的国际海事卫星北京跟踪测量站投入使用后,引起国际航天测控领域的极大关注,同时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1985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沈荣骏立即把精力投入到外国卫星发射的组织实施中。作为分管领导,即刻与航天部刘纪原、孙家栋两位副部长一起开会研究。缜密制定了诸多方面的实施计划,通过各部门及参试人员的通力合作,199047日,美国制造的亚太一号卫星被精确送入预定轨道。随着国际卫星向大容量、长寿命发展的趋势,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和大型火箭发射场研制建设的工程提上了国防科工委的议事日程。在沈荣骏的直接参与领导下,仅仅用了18个月时间,新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便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发射塔上。

国家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计划后,沈荣骏担任工程首任副总指挥,领导并组织指挥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19991120日凌晨341分,神舟一号飞船稳稳降落在祖国大地预定的位置。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首飞获得圆满成功。然而,飞船发射前长时间的巨大压力使沈荣骏身心疲惫,不仅体重下降了4公斤,颈椎压迫神经的老毛病也让他半身疼痛,连抬胳膊都显得很吃力,他离开了在任近15年的领导岗位。

    沈荣骏虽然退居二线,但他不仅时刻关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且潜心思考着更加前瞻性的问题。20071月,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沈荣骏被任命为名誉院长 2010922日,由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两颗浙大一号A”卫星升空,突破了航天器微小型化技术,并为低成本卫星的探索开创先河。

如今,步入人生80载的沈荣骏,依然频繁活动在航天事业发展战线上。在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未雨绸缪,在人生道路上续写着辉煌。

【相关链接】

沈荣骏,航天系统工程战略科学家,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顾问,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

沈荣骏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总装备部首届创新贡献特等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200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123日至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在第八届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会议上指出,经过了60年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创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沈荣骏的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航天测控的一网多用。

B. 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告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揽对外发射服务后,沈荣骏立即缜密制定了诸多方面的实施计划。

C. 由沈荣骏担任航空航天学院名誉院长的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浙大一号A”卫星,突破了航天器微小型化技术。

D. 步入耄耋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虽已年老,但依然在人生道路上续写着辉煌,频繁活动在祖国的航天发展战线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首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基本构想,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B. 在较短时间内,新研制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在沈荣骏的指导下,就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发射塔上。

C. 越是高深,就越要搞个水落石出,越是神秘,就越要弄明白,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对沈荣骏事业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 我国航天事业经过沈荣骏等人60年的艰苦奋斗,以及长期以来的自力更生、创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E. 沈荣骏为载人航天工程倾尽心血,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他身心疲惫,健康情况日益下降,不得已离开了在任近15年的领导岗位。

9沈荣骏是一位勇于探索、志存高远的科学家。结合文本,分别找出一个能体现沈荣骏勇于探索志存高远的具体事例。

答案

7B

8AD

9勇于探索:沈荣骏潜心研究,否定了苏联专家制定的导弹发射坐标系,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或:沈荣骏在独立编制导弹试验基地7年规划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航天测量控制系统整体构想。或:沈荣骏主持拟制的《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首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基本构想。或:在沈荣骏直接参与领导下,仅用18个月,就研制出了长征二号捆绑火箭。)

志存高远:退居二线后,推动浙江大学自主研制了两颗浙大一号A”卫星,在耄耋之年依然活跃在航天事业发展战线上,为祖国航天事业倾洒心血。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B项,沈荣骏应改为他和刘纪原、孙家栋一起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在原文中指代的内容是“80年代初,沈荣骏提议并主持建设的国际海事卫星北京跟踪测量站投入使用后,引起了国际航天测控领域的极大关注D经过沈荣骏等人60年的艰苦奋斗错,文中无确切信息表明沈荣骏在航天事业中工作了60年。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找出一个能体现沈荣骏勇于探索志存高远的具体事例,立足文本,找出相关事例分析即可。

点睛:传主拥有行为、思想,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

相关题目

中国制造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已经成功将多艘飞船送
中国制造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已经成功将多艘飞船送入太空,其工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W+2CO2,其中W的化学式为( ) A
(I)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
(I)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Zn棒为原电池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著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道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26-27题。 26.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 A.东进 B.南下 C.西扩D.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的是 A.粉笔折断       B.香蕉腐烂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的是 A.粉笔折断       B.香蕉腐烂        C.冰雪融化         D.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小题 病    人  (一)每天下午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小题 病    人  (一)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          B.DNA 是遗传物质 C.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 DNA 是遗传物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