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顜(jiǎng):明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召为丞相史                 除:授予官职

    B.从吏幸相国召之              按:处置

    C.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趣:以……为兴趣

    D.然百姓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至何死                        高帝与萧何定天下   

    B.吏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参见人有细过

    C.反取酒张坐饮                 请参游园中

    D.秦时沛狱掾                 参 代何汉相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    )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B.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C.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D.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②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答案

1.C(趣,赶快)

2.D(都是动词“做、当”的意思)

3.C(②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④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

4. D(“有了深交”错,原文是“有郤,即“两人有了隔阂”)

5.(1)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2)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

 

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于曹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曾 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  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  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  接替了他父亲的候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惟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相关题目

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是 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是 A.扩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壮大汉族地主的势力 C.挽救民族危亡                 D.挽救清王朝的
______ time, he'll make a first-class tennis player. A. Having given B. To give
______ time, he'll make a first-class tennis player. A. Having given B. To give C. GivingD. Given
为了了解某居民区10000户家庭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某环保
为了了解某居民区10000户家庭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某环保组织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随机抽查了该小区50户家庭丢弃废旧塑料袋的情况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Tom, Beijing, China   In fact, yes! I haven’t changed a lot. Some of my high school classmates saw me re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其渐近线方程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其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4],部分对应值如下表,f(x)的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4],部分对应值如下表,f(x)的导函数的图象如上右图所示。 x-10234 f(x)12020 当1<a<2时,函数y=f(x)-a的零点的个数为(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C.在原电池
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