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湖北省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6届湖北省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旬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臣僚择胜宴饮。当时随从文馆士大夫各为宴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殊,执政莫知所因。越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宴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 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宴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释】①晏元献公:即晏殊,北宋著名词人。张文节:北宋大臣。  ②昆弟:即兄弟。 ③东宫官:指辅助太子的官。  ④除:任命官职。   ⑤因:依据。  ⑥事:侍奉。 体:规矩。  ⑦眷注:指皇上的眷顾。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帝臣僚择胜宴饮   潭中鱼可百     B值御试进士   而此地与余近

C无钱不能出耳     无他,手熟尔    D.公时贫甚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张文节荐之朝廷

A.指通豫南,达汉阴                  B.胡不见我

C.舜发畎亩之中                       D.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下面对文本有关情节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晏殊做童子的时候便被推荐到朝廷,参加进士的应试。

B.皇上选拔晏殊做东宫官,是看中他不参加宴饮社交,注重学习,为人谨慎厚道。

 C.晏殊没有参加宴饮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去参加。

D.晏殊得到朝廷的赏识主要是因为他刻苦学习。

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旬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答案

1A

2B

3D

4.我十天前已经写过这篇赋了,有草稿还在,请另外命题。

相关题目

按系统命名法下列名称不正确的是(   ) A.1一甲基丙烷    
按系统命名法下列名称不正确的是(   ) A.1一甲基丙烷               B.2一甲基丙烷 C.2,2一二甲基丙烷          D.3一乙基庚烷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
若x2+3x+1=0,则=(   )           A.4    B.5    C.6    D.
若x2+3x+1=0,则=(   )           A.4    B.5    C.6    D.7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回答下面试题。 要构建和谐社会,对沿海地区来讲首先要创建
 如图所示,点是圆上的三点,线段与线段交于圆内一点,若
 如图所示,点是圆上的三点,线段与线段交于圆内一点,若,则(    )     (A);        (B);   (C);          (D);
已知实数m、昆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
已知实数m、昆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