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18分)

藏书室记

苏 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   )古训,(   )有获。”而况余人(   )?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傅说:商朝政治家。绞:言语伤人。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陈述说明

B.其蔽也贼                   贼:偷窃

C.手缉而校之                 缉:收集整理

D.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11.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 )古训,( )有获。”而况余人( )?

A.以    乃    乎                           B.于     则      欤

C.于    以    欤                           D.于     乃      乎

12.以下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1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 年 二 十 九 发 尽 白 蚤 死 孔 子 哭 之 恸 曰 自 吾 有 回 门 人 益 亲 鲁 哀 公问 弟 子 孰 为好 学 孔 子 对 曰 有 颜 回 者 好 学 不 迁 怒 不 贰 过 不 幸 短 命 死 矣 今 也 则 亡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A.(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B.(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C.(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D.(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4.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3分)

(2)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3分)

(3)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4分)

答案

10.B

11.D

12.B

13.A

14.(1)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3分)(师事1分,先君1分,行事1分。)

(2)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3分)(犹:尚且;养:修养,引申为“自我提高完善”;知道:懂得道理。)

(3)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4分)(所遇、可否、病,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贼,残害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于”是介词,引出对象,向;“乃”是副词,表条件,才,全文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有收获”的一个条件,故这里用“乃”;“乎”是疑问语气词,这里表反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做这道题一定要找出相关段落,自己翻译一下,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进行比较:不是作者提的观点,而是其父苏洵提的观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断句题要致力于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断句。做题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文意,利用实词,参照虚词,把握语法,研究句式,结合常识,考虑修辞。

考点: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附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1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师事”译为学习,“先君”译为先父,“行事”译为做事的方式各1分,句意对2分。(2) 犹:尚且;养:修养,引申为“自我提高完善”;知道:懂得道理。(3)“所遇”译为所接触事物,“可否”译为正确与否,“病”译为出问题。各1分,句意通顺1分的。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译文:

藏书室记

苏辙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子路在孔子看来,有过人的才能却不安于学习,曾经对孔子说:“只要直接去治理百姓管理祭祀就行了,不一定死读书才算是学习。”孔子批评他说:“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残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凡学习却不读书的人,都是子路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虽然这样,(但是)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相关题目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下题。 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引进良种红安格肉牛后,使其快速繁殖使用的方法有 ①
我国引进良种红安格肉牛后,使其快速繁殖使用的方法有 ①组织培养    ②基因工程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④克隆     ⑤细胞工程   A.①
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
下列哪项是自由扩散的特点 A.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             B.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C.需要消耗能量            
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半坡人制作彩
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半坡人制作彩陶     B.牧野之战              C.邲之战                D.长平之战
已知z=,其中i为虚数单位,a>0,复数ω=z(z+i)的虚部减去它的实
已知z=,其中i为虚数单位,a>0,复数ω=z(z+i)的虚部减去它的实部所得的差等于,求复数ω的模.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Zn是负极                 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③Zn -2e-=Zn2+      
 ____ different kinds of pianos, the workers farther improved their quality A.
 ____ different kinds of pianos, the workers farther improved their quality A. To produce     B. Being produced      C. Produced      D. Having produce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