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一场波及几乎大半个中国的罕见冰雪灾害终于告一段落,人们不禁要问:“今年南方各省的冰雪灾害是怎样形成的?”专家解读:去年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消失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出现了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导致太平洋两岸大气环流发生异常。
(1)“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出新了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为 现象,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偏冷,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西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材料二:湖南省郴州是这次雪灾的重灾区,强度大:50年一遇的大雪,令整个郴州素裹银妆,白雪皑皑,降雪之大就连郴州老年人们也称之为“大开眼界”、“称奇不已”。范围广:此次暴雪波及整个郴州11个市县。时间长:从2008年1月13日至今(2008年2月6日),可能还要延至春节。
材料三:在刚刚过去的这场雪灾中,我们的解放军和武装部队再一次显示了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从1月30日,胡主席总书记作出要求各有关部队要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的重要指示后,驻扎在灾区的各军兵种和武装部队官兵闻令而动,立即投入抗灾工作,并迅速成为抗击雪灾的中坚力量。
……中国军人执行命令之坚决,再一次让全世界赞叹。……中国军人这种“听党指挥”的素质来源于什么?
为什么这支军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上如此坚决?
可以说,听党指挥,不是军队自己的选择,而是历史的抉择,政治体制的规定。一支军队确立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并不是军队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是所从属的国家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由政党的性质所决定。
1,3,5
——摘自《我们为什么能战胜雪灾》2008—02—22《中国青年报》
(4)指出人民军队开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的标志事件及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四:无论是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战场上,还是和平时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战场上,人民军队都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赤子之心,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勇气概,书写了光荣,铸造了辉煌。
(5)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国共合作,最终打败了日本鬼子。简述中共和人民军队在抗战相持阶段为振奋抗战士气、帮助根据地政府渡过困难时期而采取的对策。
一九六四年,毛泽东发出号召:“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大庆。”
(6)从上述材料可见1964年我国将在军事和大庆的开发上取得较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成就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大庆开发的典型精神是什么?
材料五 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奋起抗灾,尽最大可能减少雪灾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害。他们在抗雪救灾中的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正在备战08奥运的中国体操队的网页上可以看到这么一段话,最近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几十年未见的雪灾,使我们每个人都心有牵挂,今天我们体操队组织大家为受灾地区捐款、更使我感受到万众一心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人民,众志成城,人定胜天!………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
(7)请你对材料中“人定胜天”的说法作出客观的辨证的分析。
材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罕见冰雪灾害使该法施行仅60多天后即迎来一次真正考验。
“从事件处理情况来看,(该法)作用并不明显。”《突发事件应对法》起草工作组专家于安认为,本来《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进入哪一级状态后,就应该采取哪一级的措施,依据法律进行对应,而在现实中,各级政府显然对分级分类程序运用不够成熟,更多仍倚重自上而下的行政预案和行政会议。这种方式规范程度较低,预防性不强。并且,行政方式不像法定程序那样周全,对于各级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也不是很明确。
于安认为,在应对此次冰雪灾害时,《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也成为政府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重要原因,这种缺陷主要体现在,对于衍生性危害认识不足,《突发事件应对法》重在克服和消除危害,但对危害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缺乏认识,此外,《突发事件应对法》未将经济类事件纳入,在于安看来也是一种缺失,比如运输瘫痪、能源短缺、物价上涨、信用危机引发股市暴跌等,在法律上都缺乏足够的应对手段。
(8)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国家机关应对如何更好地对此类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