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惟一一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证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峰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势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曰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一一《全球通史》
材料二: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_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大国。……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一次超过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79l,万吨)
――《世界现代史》上册
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国家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大利成为“修正主义国家”的原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其不同点在哪里?(5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德国为什么将不再“忍受下去”?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5分)
(3)材料一对“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分析是否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