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铁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探究一】 (1)铁生锈

铜、铁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广泛的金属。

【探究一】

1)铁生锈主要跟空气中的          有关,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茜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

要成分为Cu2(OH)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X ===== Cu2(OH)2CO3,则X的化学式为         

【探究二】

以黄铜矿(CuFeS2)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原理为:

4CuFeS2+17O2+2H2SO4             4CuSO4+2Fe2(SO4)3+2H2O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FeSO4溶液和Cu

3CuFeS2为二硫化亚铁铜,也可以表示为CuS•FeS,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4)发生主要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为:①Fe+Fe2(SO4)3=3FeSO4                             

5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                、过滤等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

【探究三】

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对其进行热分解研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粉末为白色,吸水后变成蓝色晶体。

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先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

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的质量测出x的值。

6)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       ,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______   ;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                ;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残留红棕色固体,另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8)某研究所利用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

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图2中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______

答案

【探究一】(1 水和氧气 Fe2O3+ 3H2SO4==== Fe2(SO4)3+3H2O 。(2CO2

【探究二】(3  -2  4  Fe+CuSO4=== CuSO4+ Fe _  。(5  降温结晶 (或冷却结晶)

【探究三】6 ____二氧化硫   ____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 __偏小

7____ 2FeSO4== Fe2O3+SO2+SO3             

8____

相关题目

如果……CGUUUUCUUACGCCU……是某基因产生的mRNA中的一个片断,
如果……CGUUUUCUUACGCCU……是某基因产生的mRNA中的一个片断,如果在序列中某一位置增添了一个碱基,则表达时可能发生 ( ) ①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全部
 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②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的分子数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诀别   事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诀别   事必恭亲   旁征博引   颐指气使 B. 寒喧   融会贯通   针砭时弊   饮鸩止渴 C.潦倒  残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对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该这样,他说要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刘明对班上的事是无所不为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B.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
201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3周年。33年的征程,给我国社会带来了
201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3周年。33年的征程,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3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
单项选择;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
单项选择;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Peter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______ bus. A. a               B. an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