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也许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也许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地阐述战争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并把战争明确置于道德前提之上的古代思想家。和孔子一样,儒家最高的伦理原则“仁”是孟子战争观的源头,但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他将“仁”落实在“仁政”上,不同于孔子落实在“礼制”上。这样,首先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两者的战争观开始分道扬镳。孟子所描绘的“仁政”蓝图对于理解其战争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内容便是“仁政”伊始,“王道”畅行的情景。孟子已将儒家道德原则的“仁”与现实主张“民本”一并融合于这张蓝图。其意义在于“民本”意识在伦理道德领域找到其依据,反过来,“仁”这一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亦在现实政治领域找到自己的归宿。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这和孔子将“仁”与“礼”统一在“礼制”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和工具就必然在孟子那里成为行“仁政”的手段。孟子反对以纯粹功利为目标的战争,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深恶痛绝,愤愤然而道:“善战者服上刑”。但他绝不是一个“非战主义者”和“非暴力主义者”,孟子竭力主张战争应成为行“仁政”手段,即为实现上述这幅蓝图之有力工具。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儒家战争观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例如:“王师”、“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天吏”、“以至仁伐至不仁”,“诛一夫”等。

虽然,“仁政”已将“仁”与“民本”合二为一,然而其中仍然包含着两种价值尺度:一为道德、一为现实政治。“仁者无敌”立足于道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则立足于现实政治层面,由于儒家的最终归属在道德领域,“王师”、“仁者无敌”、“以至仁伐至不仁”、“天吏”等又都属战争的道德命题,这就意味着“民本”意识已成为沟通战争与道德两大领域的媒介或中间环节。战争超越了功利层次上升至道德层次,并且在儒家的道德范围中获得道义的合理性以及最后的归宿。儒家道德原则取代了自然状态的功利原则,成为战争的前提。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经由“民本”这一环节继续延伸至战争领域,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战争即为“仁”这一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最有力之代言人。因此,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是东方文明史上独特的战争观。

1.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孔子并未阐明战争与道德的关系,但支持为维护“礼制”发动战争。

B.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仁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C.孟子关于“仁”的认识,沟通了抽象的道德彼岸和现实的此岸世界。

D.孟子反对以纯功利为目标的战争,但支持为行“仁政”发动的战争。

2.填空(每条不超过十二个字)

根据文意,孟子与孔子相比,其战争观

(1)相同点是:

(2)不同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请分条简要陈述。

答:

 

答案

1.B(体现的是“仁”与“民本”思想的融合,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2.(1)相同点:最高伦理(道德)原则是“仁”。

(2) 不同点:①(在社会政治层面上,)将“仁”落实在“仁政”。

②(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将“仁”与“民本”相统一。

3.①“民本”意识沟通战争与道德,②战争上升至道德层次,

③儒家道德原则成为战争前提,④“仁”的道德观通过战争来表现。(每点1.5分)

 

相关题目

如图,已知中,,,,是边上的中点,是边上的点(不与端
如图,已知中,,,,是边上的中点,是边上的点(不与端点重合),是边上的点,且∥,延长与直线相交于点,点是延长线上的点,且,联结,设,.
已知:2H2(g)+ O2(g)=2H2O(l)             ΔH=-571.6KJ· mol
已知:2H2(g)+ O2(g)=2H2O(l)             ΔH=-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
足量的浓H2SO4与mg铜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SO2 nL,则被还原的H
足量的浓H2SO4与mg铜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SO2 nL,则被还原的H2SO4是(    ) A.m/64 mol                            B.2m/64 molC.98n/22.4 g      
目前世界上仍有13亿贫因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
目前世界上仍有13亿贫因人口,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Cl3+Cl2CCl4+HClB.CH3CH3+2Br2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Cl3+Cl2CCl4+HClB.CH3CH3+2Br2CH2BrCH2Br+2HBrC.CH3CH2OH+HClCH3CH2Cl+H2OD.CH4+2O2CO2+2H2O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水及溶液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
水及溶液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水是很好的溶剂,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蔗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