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精神 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②即使再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精神

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②即使再穷,也得有点志气。低三下四,即便讨得一点,也全受人轻慢。午餐幸运地吃到一点“嗟来之食”,晚餐再去乞求,可能就要吃“闭门羹”了。人们敬重的,永远是那些自强不息、知道别人的脸色和自己的血色,知道别人的语调和自己的格调的人。

③即使再难,也得有点骨气。否则,这一次被人抬起,下一次瘫倒之后,就可能连同情的目光也得不到。今天的呻吟哀号,得到别人的抚慰,明天再呻吟哀号,就可能让人鄙夷和厌烦了。能够感动人的,永远是那些能够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奋力站起来的人。

④唉声叹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乞求他人同情的可怜相.有时唤起的恰是一种冷漠:自己糟踏自己,别人又怎么抬举你?

⑤如果你想依靠别人让你保持站姿,别人就只好拴个绳子把你吊起来,但要知道,那种方式与让你上绞刑架的方式最接近;如果你想依靠另11人使你往前走,别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前面牵着或从后面推着,但要知道,那里面包含着一种把人不当人的味道。

⑥即使再累,也得有点毅力。把自己的耐力发挥到极限,咬住牙,沉住气,才能走过一段艰难的路。坚持,最能使生命美丽,最能使人感动。为了清闲而宁愿忍受屈辱的人,绝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清闲。

⑦人有精神,别人就不会以蔑视的目光注视你,就不会以一种飘忽的眼神对待你。即使你穿着一般,即使你干着粗重的体力活,即使你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⑧小人物也需要一种浩然之气。“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自己放弃了自己,自己对自己失望了,任何外来的关心,任何外来的照顾,都只是别人的一种态度,一种姿势,对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形象都无济于事。

⑨别人可以给你一点钱,可以给你几句安慰的话,但没法给你一种力量,没法给你一种精神。缺乏脊梁骨的人,谁也没法让他抬起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联系全文,概括出“精神”所包含的内容。

3.文章的第②③⑥段从结构形式上看是       关系,从内容上看是           关系。

4.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精神”的意思应该理解为                           

6.第⑤段中“那里面包含着一种把人不当人的味道”中的“那”指代什么?

答案

1.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2.志气骨气毅力(加上“浩然之气”也可以)

3.并列;递进(逐层深入)

4.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5.人的意识、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

6.从前面牵着功从后面推着。

相关题目

已知{an}、{bn}都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2,求的值.
已知{an}、{bn}都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2,求的值.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_7(填“大于”或“小
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
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 C.质量分数为6%的过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召(zhào)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召(zhào)集    回溯(sù)    处(chù)方    璞(pú)玉浑金   B.游说(shuì)    剽(piāo)窃    忸怩(n
 下列物质:①Br2   ②NaCl溶液   ③稀硫酸  ④CO2  ⑤Ba(OH)2
 下列物质:①Br2   ②NaCl溶液   ③稀硫酸  ④CO2  ⑤Ba(OH)2晶体  ⑥熔融KCl  ⑦蔗糖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代号,以下同), 属于非电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
如图,⊙M与x轴相切于点C,与y轴的一个交点为A。 (1)求证
如图,⊙M与x轴相切于点C,与y轴的一个交点为A。 (1)求证:AC平分∠OAM; (2)如果⊙M的半径等于4,∠ACO=300, 求AM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 A.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 A.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                          B.黑龙江省、广东省 C.吉林省、云南省  

最新题目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