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

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十五年奏: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                                                       ——《宋史·朱熹传》

材料三 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1724—1777)《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天理人欲的含义?(4)

(2)材料二中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意义。(6)

(3)概括材料三中戴震所批判的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指出戴震持批判态度的时代背景。(8)

(4)据材料二、三,指出朱熹与今之治人者运用理学的各自意图。(4)

答案

思想角度归纳。第(4)问据材料信息分别指出各自意图。

相关题目

已知:下列各种物质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
已知:下列各种物质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常温下,A、F为金属单质,F既能与L溶液反应,又能与N溶液反应。C、H、M为气体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迷人的田野  ▲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
如图所示的三个门电路中,A端输入全为“1”,B端输入全为
如图所示的三个门电路中,A端输入全为“1”,B端输入全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非”门电路,输出为“1”    B.乙为
下图中的将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
下图中的将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军歌,奔赴前线去参加 A、抗日战争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推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题。 1.图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
请写出《呐喊》中收集的几篇小说。    
请写出《呐喊》中收集的几篇小说。    
已知有理数m,n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
已知有理数m,n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0           B.n<0           C.mn<0          D.m-n>0
已知:CH4(g)+2O2(g)==CO2 (g)+2H2O(1)      △H = ― Q1 kJ·mol-1   
已知:CH4(g)+2O2(g)==CO2 (g)+2H2O(1)      △H = ― Q1 kJ·mol-1        2H2 (g)+O2 (g)==2H2O(g)             △H = ―Q2 kJ·mol-1         2H2 (g)+O2 (g)==2H2O(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