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氯气会和乙烷之间发生取代反应,和乙烯之间发生加成反应,这样即将杂质除去,又将要留的物质反应了,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错误;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故正确;

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二氧化硫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生成亚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将原物质除掉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乙酸与生石灰反应,而乙醇不能,且乙醇易挥发,而乙酸钙为离子型化合物,沸点高,故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可以加足量生石灰后蒸馏,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相关题目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最初从事RNA的研究。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最初从事RNA的研究。他研究时发现,RNA极不稳定,遇热就分解,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这让他联想到当时学界普遍
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未
将1.95gNa2SO4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10.0mL,然后过滤得沉淀B;向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过程是(    ) ①采卵  ②收集精子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过程是(    ) ①采卵  ②收集精子  ③卵母细胞的人工培养  ④精子获能处理  ⑤精子和成熟卵子在受精液中共同培养  ⑥精子
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
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方法是由考生
相同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
相同体积、相同氢离子浓度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 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
(6分)由铜片、锌片和足量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
(6分)由铜片、锌片和足量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一段时间后某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的气体。问:(1)负极是     
图中阴影部分的点满足不等式组.在这些点中,使目标函数K=6x
图中阴影部分的点满足不等式组.在这些点中,使目标函数K=6x+8y取得最大值的点的坐标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