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  (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4)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答案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运用Ca(OH)2+Na2CO3═CaCO3↓+2NaOH这个反应解答此题相关问题,反应后溶液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钠,若正好完全反应则只含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有剩余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若碳酸钠有剩余则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碳酸钠故②不对.根据图表中若结论情况①正确,只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钙即可,验证氢氧化钙选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是一定存在的,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情况,可以判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两种物质中只能存在其中的一种或是没有,故可以得出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氢氧化钠(或NaOH).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碳酸钠,说明情况②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式:根据图表中的结论情况①正确,只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钙即可,验证氢氧化钙选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故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或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即说明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1)Ca(OH)2+Na2CO3═CaCO3↓+2NaOH;

(2)氢氧化钠;

(3)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2

【点评】典型的实验探究中的实验分析题,只有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明白实验的设计,才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相关题目

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
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氢原子碳原子氧原
从3,0,﹣1,﹣2,﹣3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作为函
从3,0,﹣1,﹣2,﹣3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5﹣m2)x和关于x的方程(m+1)x2+mx+1=0中m的值,恰好使所得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说明A、从事科学研究是光辉的事
19.已知函数f(x)=ax3+3x2-x+1在R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函数f(x)=ax3+3x2-x+1在R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I wish my husband ___ as well as yours.   A. had dressed B. dress C. will dres
I wish my husband ___ as well as yours.   A. had dressed B. dress C. will dress D. dressed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      ) A、本初子午线    B、0º经线     C、180º经线     D、20ºW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并且劳动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并且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不同质量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同,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