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2—5题目:                     

阅读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2—5题目:  

                               杜 瑛

    杜瑛,字文玉,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①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天历中,追封魏郡公,谥文献。

[注] ①俊乂:才能出众的人。                     《元史》卷199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而究其指趣 指:旨意          B.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正: 纠正

C.若控襄樊之师 控:驾驭,节制       D.俊乂辐辏      辐辏:聚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         愿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将焉用仕                 入二三里,得尤绝者家焉

D.其不苟取如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瑛对元世祖忽必烈指出的安国三件事,即“法”“兵”“食”,确实抓住了使天下由乱而治的关键。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以来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一些细枝末节的名堂。

C.杜瑛精于用兵,建议忽必烈从背后猛击襄樊,而不是正面用兵,难怪忽必烈从内心佩服他,“谓可大用”。

D.杜瑛关心国计民生,对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建议,表现了他的真知灼见;但他又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并向儿子立下遗嘱,死后在墓碑刻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3分)

                                                                                   

(2)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3分)

                                  

答案

2(3分)B

3.(3分)B

4.(3分)D

5.(6分)见参考译文。


解析:

2(3分)B 使动用法,使……正。

3.(3分)B 介词,表处所,在(A 动词,治理/介词,“给”。 C副词,表反问,怎么/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第三人称代词,他/副词,表祁使语气,一定)

4.(3分)D “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说法有误。

【参考译文】

   杜瑛,字文玉,祖先是霸洲信安人。杜瑛身高七尺,胡须美丽,形貌魁伟。金将要灭亡之时,读书人还在按科举旧例来求取功名,杜瑛独自躲到河南缑氏山中,大动乱之后,书籍散失,杜瑛尽力寻找各种书籍,尽力阅读,读后过目不忘,深入研究其内容旨意,从古到今的历史了如指掌。他到处流浪,在汾、晋一带教书为生。中书粘合珪在相州建立衙署,杜瑛答应了他的聘请前去上任,就在那里安了家,给他良田千亩,他推辞不接受。算命先生说他居住的房下藏有财宝,家里人想要挖,他就制止他们,后来的住户果然挖得黄金百斤,杜瑛就是这样不取非分之物。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要过相州,召见杜瑛并向他请教计策,杜瑛从容地回答说:“汉唐以来,君主立国所依赖的是法律、军队和粮食这三样罢了,国无法不能成立,人没有粮食不能生活,天下大乱没有军队不能把守。如今宋朝对这三样都轻视,几乎该灭亡了,国家的兴盛全靠您了。若进军襄樊,在江的下游用兵,从后面猛击,大业可以建立了。”皇帝很高兴,说:“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杜瑛又劝皇帝若干件事情,说如果不这样,后果就会如何。皇帝都接受了,心里佩服杜瑛,说可以重用他,并让他随行,但他因为生病未能成行。

   中统初年,朝廷征召杜瑛,当时王文统正当权,杜瑛推辞不去。左丞相张文谦主持河北,上奏推荐他任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他又推辞。他写信给丞相,大意是说:“古代贤明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推行,是因为异端邪说为害所造成的,尽管邪恶横行,但天理不绝如线,如今皇帝英明,贤良聚集,言听计从,正是恢复光大先王的礼乐教化的大好时机。至于登记簿籍,定期开会,以及文法末节,汉唐君臣尤其不屑于做这些细碎的事情,而当今的当政者,只知道注意这些事情,这哪里是处理政务,真是可惜!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如今虽然建立了政权,却不能追溯历史寻求根本,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从而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我担心将来的恶果是一言难尽的。”有人劝他做官,他说:“如今距离古代虽然很远,但先王的所作所为还是可以考察出来。当政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复古,如果顽固地沿用过去的旧制不求改革,以此来契合先王的道理,这不也是很困难的吗!我又不会察言观色投机取巧,将怎么去做官呢?”于是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终不因为贪官的得失而动摇信念,悠闲自得地钻研学问,直到去世。年纪七十岁的时候,对儿子杜处立、杜处愿立下遗言:“我快要死了,死后在墓碑上写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天历年间,追封魏郡公,谥号文献。

相关题目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
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水平的喷水
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水平的喷水“龙头”距地面高为h,其喷灌半径为可达10h,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为m,所用的水从地下H深
Could you tell me the ______ to the movie theater?A.road B.streetC.way D
Could you tell me the ______ to the movie theater?A.road B.streetC.way D.avenue
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与强碱反应的是(    )  
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与强碱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Cl3  ③NaAlO2  ④Al(OH)3  ⑤Al2O3  ⑥NaHCO3    A.①②③④⑤⑥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
设集合,(    )A.              B.          
设集合,(    )A.              B.            C.            D.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①过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
(09年南京市期末)(12分)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
(09年南京市期末)(12分)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接触电阻不计),两电极相距,其间充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