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代考古发掘,春秋时齐国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为两个互相衔接的城,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有11座城门,有比较规整的交通干线和排水系统,还有冶铁、炼铜、铸钱和骨器作坊。苏秦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从上述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 )
①工商业已颇为发达 ②居民众多 ③城市布局规整且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④私人工商业勃然兴起,城市也开始兼有工商业中心的性质w.w.w.k.s.5.u.c.o.m
据近代考古发掘,春秋时齐国的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为两个互相衔接的城,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有11座城门,有比较规整的交通干线和排水系统,还有冶铁、炼铜、铸钱和骨器作坊。苏秦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从上述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 )
①工商业已颇为发达 ②居民众多 ③城市布局规整且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④私人工商业勃然兴起,城市也开始兼有工商业中心的性质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