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

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披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出现,它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

B.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不但文人学士的个人文集中收录了大量书信,还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

C.明清时代,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文学、婚姻、情爱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

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其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子孙,直到今日,披卷览阅,仍觉得受益良多。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信”的最早含义应该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虽然字面上与现在相同,但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明清时代的家书中,有些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C.明清时期文人学士注重读书,这在他们的家书中都有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光宗耀祖。

D.明清文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传周王后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禁在冷宫,周室的宫女们为其策划了一个计谋。中国的书信就来源于这一段传说。

B.“家书”是书信的一种,专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家书内容为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

C.家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时期的家书内容大多积极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至广,令人赞叹。

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或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动人故事,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后人成才。

答案

5A

6B

7B

【解析】

5

试题分析:A项表述混淆了“书信”与“家书”的概念。选项中的概念是“书信”。“书信”作为一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开始出现。“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B项“从而”连接的两方面没有关系。“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家族”的是“益于当时,闻于后世”。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B项“家书内容为与家庭琐事有关的事情”不符合作者的表达。由原文来看,家书的内容很广,不限于家庭琐事。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AC、BC
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AC、BC于点D、E两点,BF与⊙O相切于点B,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是AC的中点; (2)若AB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A>0,ω>0,0<φ<2π)在一个周
如图是函数y=Asin(ωx+φ)(A>0,ω>0,0<φ<2π)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则( ) A.A=2,ω=2,φ= B.A=2,ω=2,φ= C.A=2,ω=,φ=﹣    D.A=2,ω=2,
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液200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
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液200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3.0 mol·L-1,则该溶液理论上可溶解铁粉的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C(CuO)加入足量稀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冷水中            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             C.把一段打磨过的镁
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在( ) A.南北回归线
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在(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
读下图,完成1-3各题。1.图中③和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读下图,完成1-3各题。1.图中③和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 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