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1)用典(1分)使用了王昭君不被赏识,张丽华不得君王留幸之典(1分)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不得重用的苦闷(2分)
【小题2】“不见莺啼有吠蛙”寓指春去夏至,花落时节;(1分)呼应首联(或呼应标题)以景结尾,(1分),委婉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或无奈与自嘲)。(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典型的用典手法,用典的目的是表达情感,所以要答出表达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句作用的题目,尾联的作用相当于散文中的即为,主要是表达主旨以及和前文照应,此题主要是突出作者的孤独寂寞的心情,照应首联和标题。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