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写在《幽雅阅读丛书》出版之际 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写在《幽雅阅读丛书》出版之际

朱良志

在今天西方文化滚滚涌入的时候,越发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息的人民,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文明。西方哲学重外在知识的索求,中国哲学重内在心灵的体验。西方有绵长的基督教传统,中国却宗教观念相对淡漠。就艺术而言,中国艺术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观念,当十六、十七世纪中国艺术大量传入西方的时候,西方人惊呼这是艺术中的一个“异数”,一如他们将中国文化称为异教的世界。中国艺术以表达灵动的生命为主旨,中国人气化哲学是与西方迥异的哲学系统,艺术创造的是一个气化宇宙。在形神哲学的导引下,中国艺术很早就追求超越形似的意趣,传王维作《袁安卧雪图》,画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地摇曳着它的绿色。脆弱的芭蕉,怎能在严寒的冬日出现?但中国艺术家没有感到它的荒诞,却体味到其中的妙观逸想。画马专家赵子昂,他说他画马不在马的外形,而在马的神韵,就像东晋僧人哲学家支道林所说的:贫道重其神骏

    中国艺术是一种安顿心灵的艺术。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艺术家抚弄艺术,不是像今天在乎其市场价值,而是以它来搭建心灵之。听听明代末年的戏剧家祁彪佳的说法,他说他家的寓园,是为韵人纵目,云客宅心,园林是为了寄寓心灵的。中国艺术不是技术,它是以独特的意象世界耕种性灵的土地。画中的一山一水,传达的是心灵的优游;园林中的一桥一亭,那是心灵的符号。就像《平沙落雁》这首琴曲,正是取其会通心灵之意,沙白风清,云荡天远,雁影参差而上下,水流潺潺而清浅,借平沙之落雁,出逸士之心胸。那是一片心灵的鼓吹,中国艺术家需要这心灵的清澈澄明,需要这心灵的旷远超绝。

    从总体上看,中国艺术是悠扬而缠绵的,是个凄恻的芳菲世界。我觉得,这一点和法国艺术有某种气质上的共通。不是说中国艺术多有悲伤的情调,而是说中国艺术有深沉的把玩。中国艺术追求大快活的世界,快乐,并非是现在的搞乐,扣响心灵的清音,甚至伴着潸然清泪,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伸展,何尝不是一种畅然的高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真是个要妙宜修的绝美天地。

《幽雅阅读丛书》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喧嚣中追求宁静,在往古中追求鲜活,透过艺术的外在形式,去追寻其中所深涵的妙心。我们的民族原本不是这样粗糙,精致玲珑原来是中国艺术的本色,那是一种创作方式,也是一种心境。正像著名学者吴志攀先生在这套丛书的序言中所说的,好的艺术乃人类精神的安慰剂,它使人心情如平静湖面上无声滑翔的白鹭,中国艺术就是这样的艺术。多年的中国艺术研究的经历,使我深感,中国艺术大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艺术的语言,说他们人生的处境。艺术是他们心灵的一片吉壤,他们多半是在落花时节来这里倾诉。

12. 下列关于“中国艺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是以表达灵动的生命为主旨的,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观念,曾被西方人看做是艺术中的一个“异数”。

B.画马专家赵子昂说他画马不在马的外形,而在马的神韵,这体现了中国艺术追求超越形似的意趣的特点。

C.中国艺术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安顿心灵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意象世界耕种性灵的土地。

D.中国艺术悠扬而缠绵,多有悲伤的情调和深沉的把玩。这一点与法国艺术在气质上完全相通。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王维的《袁安卧雪图》,画雪意茫茫中,有芭蕉盎然摇曳着它的绿色,对此西方人可能会觉得荒诞,而中国艺术家却能体味到其中的“妙观逸想”。

B.中国艺术追求“大快活”的世界,是要扣响心灵的清音,虽然有时会伴着潸然清泪,却可以使灵魂得到伸展,达到“要妙宜修”的绝美天地。

C.在喧嚣中追求宁静,在往古中追求鲜活,透过艺术的外在形式,去追寻其中所深涵的妙心,这是《幽雅阅读丛书》所追求的境界。

D.中国艺术大都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艺术的语言,述说艺术家们的人生的处境。他们也多半在暮春时节到“心灵的吉壤” 中倾诉。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画中的一山一水,园林中的一桥一亭,那都是心灵的符号。中国艺术家只要拥有清澈澄明、旷远超绝的心灵,就能创造出安顿心灵的作品。

B.现在的一些艺术创作一味地追求“搞乐”,可能会使中国艺术丧失精致玲珑的本色,使我们的民族变得粗糙。

C.今天的艺术家抚弄艺术,都不是用它来搭建心灵之“庐”,而是只在乎它的“市场价值”。

D.中国艺术“乃人类精神的安慰剂”,它可以使人“心情如平静湖面上无声滑翔的白鹭”,说明中国艺术是为了让欣赏者“安顿心灵”而创作的。

答案

12【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第三自然段开头“不是说……,而是说……”句意在强调中国艺术在“深沉的把玩上”和法国艺术有“某种”气质上的共通。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

13【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文尾“他们多半是在‘落花时节’来这里倾诉”,“落花时节”并非指“暮春时节”。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4【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 A“只要……就……”,依文章前后不是充分条件关系。C.“都不是”“只在乎”太绝对。D.“让欣赏者”的说法错误。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相关题目

(12分)某农产品去年各季度的市场价格如下表:季度第一季
(12分)某农产品去年各季度的市场价格如下表: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每吨售价(单位:元)195.5200.5204.5199.5今年某公司计划按去年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前扑后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前扑后继  涅槃  仓皇失措  谛听       B、弥天大罪  雕琢  娇揉造作  亵渎 C、毋庸赘言  丰
右图表示某物质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 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表示某物质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 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示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 ⑵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  ▲  电子形成离
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
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    )   A.基本相等     B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用途玩游戏听歌攀比发短信聊天便于和父母联系问同学作业 所占比例38%20%39%2%1%
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
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测定( ) A.飞船的运行周期                                B.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
将下面一句话书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
将下面一句话书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