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填)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填)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填 “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左图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答案

1 12 2分)

2) 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线)(1分)   蜡烛在焦点处(2分)

3) Ⅱ(1分)   倒立(1分)

4)上  1分)

让烛焰、凸透镜、光屏重新调整到同一个高度(向上调整蜡烛的支架、向上调整光屏或向下调整凸透镜)  2分)

5)变小(1分)               

C 2分)

相关题目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           _,___           ”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
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
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
下面漫画中的“可变数字”形象告诉我们( ) ①依法纳税是
下面漫画中的“可变数字”形象告诉我们( )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在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③偷税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右图AB位于晨昏线上,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度差为15°
右图AB位于晨昏线上,A地地方时为5:30,AB两地的经度差为15°,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A、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地位于同一半球
时下,“幸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
时下,“幸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也来探讨“幸福”这个话题:他,一条毛巾,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
 以下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末”表示一个时刻      B.“第2s末”与“第3s初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