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填)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填)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填 “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左图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答案

1 12 2分)

2) 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线)(1分)   蜡烛在焦点处(2分)

3) Ⅱ(1分)   倒立(1分)

4)上  1分)

让烛焰、凸透镜、光屏重新调整到同一个高度(向上调整蜡烛的支架、向上调整光屏或向下调整凸透镜)  2分)

5)变小(1分)               

C 2分)

相关题目

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     ) ①鸟的身体呈梭形   ②
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     ) ①鸟的身体呈梭形   ②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飞行的翼   ③都具有头、胸、腹三部分  ④长骨中空   ⑤胸肌发
词汇。(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
词汇。(每小题1分,共10分) A.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使句子完整、通顺。 1. In Japan people speak J              .2. The UK is short for the U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空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下列关于济宁市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下列关于济宁市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C.最为突出的气候灾
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
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
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 A.CH4                   B.CH3CH3­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
 —You         have set aside more time to play with our kids. —I wi
 —You         have set aside more time to play with our kids. —I wish I ______, but you know how busy I was. A. should, would        B. could, did       C. might, shoul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