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

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是因为氯化钠发生了分解反应

B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KClKNO3

C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D如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则肯定有K元素,可能有Na元素

答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A错误;KClKNO3中均含有钾离子,透过蓝色钴玻璃均呈紫色,不能

鉴别,B错误;硫酸是高沸点难挥发性的酸,应该将铂丝放入盐酸中洗净,C错误;蓝色钴玻璃能将钠元素

的黄光滤去,故可能含有钠元素,D正确;答案选D

考点:焰色反应

相关题目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做了一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索为C、H、O)用FeCl3浓溶液湿润,在酒精灯
在下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以及通电螺线管的Ⅳ极。
在下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以及通电螺线管的Ⅳ极。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不锈钢 C.蒸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不锈钢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1mol水中含有8mol电子             D、阿伏加德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EF之间的直线距离约是(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EF之间的直线距离约是(    ) A.580km    B.350km    C.430km    D.880km
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
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A.动荡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读图,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我国西北某类农业
读图,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
 血液中 K+ 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 下
 血液中 K+ 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出神经元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