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浣花溪记 [明]钟 惺 出成都南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浣花溪记

[]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磐折喧溢,迫暮趋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色如鉴,如琅玕                        鉴:镜子。

       B.溪周之,非桥不通                     周:汇合。

       C.各不相袭                                   袭:重复。

       D.迫暮趋归                                  趋:赶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稍断则复见溪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乃睹浣花溪题榜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D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简洁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浣花溪清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景观。

       B.作者借杜甫与浣花溪的关系,感慨朋友对身处患难中的人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C.作者叙写杜甫的身世和襟怀,旨在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打击和迫害。

       D.篇末嘲讽那些官宦之人游览之时忙于应酬奉承,表达了作者的鄙夷之情。

答案

1B(周:环绕)

2DD.于:介词,表对象,对于。A.焉:代词,那里;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B.则:副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C.乃:副词,表顺承,就;副词,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3C(文中无屡遭打击和迫害的相关信息。)

参考译文:

从成都出南门,向左走是万里桥。向西转弯,(只见溪流)又曲又长,纤巧秀丽,形状像连环,像玉玦,像玉带,像圆规,像弯钩;颜色像镜子,像美石,像绿沉瓜,幽深而暗绿,萦绕回旋在城墙下的,都是浣花溪汇流的地方。但是到了杜甫在溪畔修建草堂之后,浣花溪才有了专名,那是因为杜甫的浣花居建在这里。

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离得远一些,有时离得近一些。但岸边竹翠柏青,对岸林木阴森,延伸到溪水的尽头,远远地望过去,像荠菜一样,水光树色清幽,秀丽,使人心神、肌肤都觉得清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桥与桥之间,相距都不到半里。轿夫说溪水通向灌县,有人说:江水是从灌口来的,说的就是这个。

溪水的东边住了一些人家,因此,溪水常常被挡住看不见,没有挡住的,又显现出来。像这样的地方有好几处。这些人家的房子,有捆起柴当门的,也有编起竹子当门的,依次排列。过了桥,有一座亭子立在路边。上面署有名字:缘江路。过了这座亭就是武侯祠了。武侯祠前面横跨溪上的是一座木板桥,,桥上建有栏杆。到这里就可以看见浣花溪的题额。过桥后,可以看到一个小沙洲,像梭子一样横斜在水中。溪水环绕着它,没有桥就不可以通到洲上去。上面修建了一个亭子,命名为百花潭水。从这个亭子回来,再经过这座木板桥,再经过梵安寺,才是杜工部祠。祠中杜甫像清癯古朴,不一定就是那个样子,只是人们想象是这个样子罢了。还有一个石刻像,附有杜甫的传记,那是何仁仲担任华阳别驾时制作的,碑文已经不能认读出来了。

钟惺说:杜老先生两个住所,浣花溪显得清远,而东屯显得险奥,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严公不死得太早,杜甫是可以终老于浣花溪草堂的。患难对于朋友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啊!然而天意让杜翁增添了在夔门这一段不平常的生活。困窘忧愁,为生活而奔走,还能选择景色奇丽的地方居住。胸中宽松不乱,就可以应付世事变故。就像孔子(为避祸)化装到司城贞子家里的时候一样。

今天是万历辛亥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天像要下雨的样子,一会儿就放晴了。到这里游玩的官差,大都由当地官府招待,来来往往都是些做官的人,他们弯腰打躬作揖,逗留于此十分喧闹。到了傍晚,大家才匆匆回去。这一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记述。

相关题目

李白曾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陈涉世
李白曾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陈涉世家》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    。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对“台独”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反对“台独”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Rt△ABO三顶点A(1,0),B(0,2),O(0,0)则其内切圆方程为(    )
Rt△ABO三顶点A(1,0),B(0,2),O(0,0)则其内切圆方程为(    )A.(x-1)2+(y+2)2=4B+(y-1)2=1C.D.
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孙子度其行 
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孙子度其行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
文言文阅读(19分)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
文言文阅读(19分)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
(2013年安徽高考16题)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
(2013年安徽高考16题)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