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多雨的夏天 郭震海 这似乎是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多雨的夏天

郭震海

这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夏天。

不紧不慢的小雨就像生了根,断断续续下了三天,没有停的迹象。侯东升醒来后,听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有些烦闷。

他裹着一条毛巾被,眼睛迷茫地瞪着屋顶。简易的屋顶用横七竖八的施工模型板撑着,上面覆盖着几层黑糊糊的油毡。简易的大宿舍内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半碗隔了夜的剩饭放在墙角,已经变质。裸露的砖墙,湿漉漉的,似乎能挤出大把的水来。地上铺着红砖,红砖上撒了薄薄的一层白石灰。十几双黄胶鞋,没有规则地摆放在床铺下。

 “天塌了吧!一名工友坐起来嘟哝了一句,扑腾一声又躺下了,几根木棍支撑的大床铺发出吱吱呀呀的怪叫。

 “你找死啊!工友躺下的动作用力过猛,压住了另一位工友的胳膊,后者向他提出强烈的抗议,骂骂咧咧地抽回了胳膊。

侯东升起身,去床铺头找自己的衣服,想出去走走。他从墙角找出一把破旧的雨伞,走出了工棚。

外面的雨下大了,一栋高楼起了半截,无数的、长长短短的钢筋头直冲云霄,在雨中显得亮晶晶的,有点刺眼。如果不下雨,这栋起了半截的楼上肯定站满了人。无数顶安全帽,无数双劳作的手。在轰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他们完全可以站在高墙上,边劳作边唱信天游。有的工友已经在城里待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就像一群特殊的候鸟,每年开春告别妻儿老小,来到城里,冬天又会回到乡村。他们没有走进过KTV,但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可以怒吼,可以咆哮,可以唱着哭,也可以唱着笑。只要手不闲着,至于嘴,爱干吗就干吗,就是站在墙头上像一个英雄般的去演说,也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管。他们的声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显得异常微弱,微弱得站在楼下就完全听不到了。

半夜里,无数盏大灯会将整个工地照亮,高楼一天不封顶,热闹的景象就一天不减,唯有雨能阻断这喧闹的一切。侯东升和大多工友一样,既盼雨,又恨雨。为什么呢?盼雨,是因为下雨了他们可以美美地睡个懒觉,无休止的劳作可以得到短暂休息;恨雨,是因为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工是什么,就是钱。他们从四面八方拥进这座陌生的城市,就是想多挣点工,年底多拿点钱。

侯东升撑着伞,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该干什么。路过一座天桥,桥下积满了水,飞驰而来的车辆迅速通过天桥,激起很高的水花。

 “你找死啊!一个撑着小花伞的女人,被车辆激起的泥水溅了一身,她怒气冲冲地骂道。侯东升突然觉得,城里人说话和他们其实没有区别,就比如这句找死啊!他这样说,工友们这样说,城里人也这样说。

在一个玻璃橱窗前他看到一则大大的广告:家,温馨的港湾。城市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广告。侯东升觉得每一则广告都与他们有关又无关。他们一年四季就像蚂蚁一样在钢筋与水泥的森林中不停地修筑城市里的家,城市在一天天长高变大,而他们没有家,他们的家在乡下。
  侯东升给乡下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妻子开心地说,真好,庄稼灌浆了,下了一场难得的透雨。侯东升在电话里骂,好个屁。妻子说,你个鞭打的侯东升,你个不要脸的侯东升,你变了,变得不再爱惜庄稼,变得像城里人了,变得……

我真的变了吗?放下电话,侯东升想,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侯东升及其工友的居住环境,突出其居住环境的简陋、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

B. 作品中的工友嘟哝一句,另一个就强烈抗议”“骂骂咧咧,这段对话描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工友之间的关系极其恶劣。

C. 文章描写那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爱干吗就干吗,没人注意,更没有管。目的是为了表现农民工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D. 农民工们恨雨,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也没有钱,表现出这些农民工一心向钱看的心理,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相对较低。

12文章中多次写到,请谈谈在全文中的作用。

13作品以侯东升的困惑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1A

121)结构上多次写雨 ,照应标题一个多雨的夏天。雨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品写侯东升因雨而停工,因雨而心生烦恼想出去走走的所思所想,工友们盼雨而恨雨的矛盾的心理,因雨和妻子的争论,全文都是围绕而展开。

2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

3)雨凸显主题,写工友们盼雨又恨雨的心理表现了农民工工作的辛劳,侯东升和妻子关于雨的争论表现了这些农民工的边缘化的生存状态。

131)艺术效果上,以侯东升的疑问作结,留有空白,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2)人物形象上,表现侯东升的内心的困惑,以及对前途的迷茫。

3)小说主题上,表现了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

11试题分析:B项,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很低是过度推测;C项,简省地勾勒出错误,应是细腻地表现了D项,打工挣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由此说他们一心向钱看有失偏颇。

12试题分析:从情节的角度答出照应标题”“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从环境的角度答出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从主旨的角度答出雨凸显主题

点睛: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13试题分析: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属于戛然而止式的结尾,注意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作用。

相关题目

研究者在研究糖尿病病因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切除健
研究者在研究糖尿病病因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切除健康狗的胰脏,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  ②将从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
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这说明        (   
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这说明        (           )A.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B.脊髓也能形成某些感觉C.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
每年的6至8月份是台风多发季节,某次台风来袭时,一棵大树
每年的6至8月份是台风多发季节,某次台风来袭时,一棵大树树干AB(假定树干AB垂直于地面)被刮倾斜15°后折断倒在地上,树的项部恰好接触到地面D(
18.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
18.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鉴定还原糖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
He promised to pick me up at the school gate.However, he ________ yet.    A.d
He promised to pick me up at the school gate.However, he ________ yet.    A.didn't arrive     B.doesn't arrive    C.isn't arriving    D.hasn't arrived
(06年浙江卷文)函数y=2sinxcosx-1,x的值域是            
(06年浙江卷文)函数y=2sinxcosx-1,x的值域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