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6题。 会发光的“环境监测者” ①如今越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6题。

会发光的“环境监测者”

①如今越来越多的化学合成物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进而影响我们的健康。对于环境中存在的这些有害物质,必须有效、及时地进行监测。

②目前污染物监测手段还是以物理仪器及化学分析相结合的监测方法为主。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准确地定性定量,但所需仪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技术要求和使用成本很高,即使不考虑这些,仍有一个重要问题:这样的污染在中远期到底对人们的健康会有多大的危害?也就是对所谓生物毒性大小的判断,上述监测方法是无能为力的。

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生物医学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毒性分析。目前用得较多的是从医学、毒理学上引用过来的用小鼠或是鱼类、藻类等进行的毒性试验,以受试生物的死亡数来判断毒性的大小。这一般需几天时间才能有结果,而且由于对受试生物有特别的要求,进行操作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及专门的场地,所以监测的成本较高,不可能普遍推广应用。而“发光细菌法”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毒性监测技术,能克服这些缺陷,所以引起了广大环保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④我们通常把天然存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能够发射可见荧光的细菌统称为“发光细菌”。大多数发光菌一般单个存在,不聚集在一起。不同种属的发光细菌大小略有差异,一般菌体长约1.54微米,宽约0.50.8微米,肉眼根本看不见它们。因此单个细菌所发出的光也极微弱,肉眼当然也看不见。但是,当发光细菌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时,就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看到这一小点或一小片绿荧荧的光。

⑤发光细菌含有一系列发光要素,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内生化反应而产生微弱荧光。当细胞活性升高,处于积极分裂状态时,细菌体内的发光要素升高,于是发光强度增强。发光细菌在毒物作用下,细胞活性会下降,导致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降低。环境工作者们利用灵敏的光电测量系统测定毒物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据此判断毒物所在环境的毒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用发光细菌检测毒性的效果与用鱼类或小鼠检测毒性的效果基本相当。而且比较而言发光细菌更容易培养,成本也低得多。现在,改进了的发光细菌检测方法是将发光细菌制成冻干粉保存起来,使用前仅需加入复苏液,几分钟之后冻干粉恢复活力。就可立即用于毒性检测了。目前已有商业的发光菌冻干粉供应市场,这样一来,检测者无需事先培养发光细菌,也就无需配备细菌培养方面的设备及人员,只要从市场拿来就可以进行检测试验了,一次检测实验0.251小时就足够了。这也是其他生物方法无法相比的。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受灾地区的饮用水源的安全性判断,就面临了如何快速、准确地作出结论并及时告知能否饮用的问题,而国产的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茵检测法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相同的检测方法被用于饮用水的安全监测。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早在1995年就公布了发光茵检测毒性的方法标准,相信这一测试方法在今后的环境监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选文的标题拟得好不好?为什么?

2.结合选文内容,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化学合成物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影响了我们的健康,这使环境监测成为必要。

B.发光细菌环境监测法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C.对受污染环境中生物毒性大小的判断,必须用生物医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D.发光细菌个体微小,能发出可见荧光,但极其微弱,肉眼看不见。

3.请概括出选文第⑤段的说明内容。

4.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大量”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5.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发光细菌监测法与其他监测法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

1.好,理由:点明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交代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及功用。

2B

3.发光细菌能检测环境毒性的原理(如何用发光细菌检测环境毒性)。

4.不能删掉,因为“大量”一词在这里起修饰限制作用;强调得出“用发光细菌检测毒性的效果与用鱼类或小鼠检测毒性的效果基本相当”这一结论的依据非常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发光细菌检测水质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6.成本低;技术要求低;快捷;方便,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相关题目

图是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
图是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饮水过多和血液中水分增加时,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球气象灾害频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成因是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转换造成的,原先集中在北极地区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每两空1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每两空1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 (3)千嶂里,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
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下图
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震惊全国的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公开审理是__________公开、公正和讲原则的体现。 (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