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梧桐树上的风筝一个斑谰的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梧桐树上的风筝

一个斑谰的日子。

风轻轻地拂动着,云淡淡地游弋着,梧桐树微微地摇曳着。一个小男孩在碧绿的草地上放一只花样的风筝。

男孩愉快地奔跑着,努力地使风筝越飞越高。可是,突然风向一转,风筝在空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直落下来,轻轻地挂在一棵梧桐树上。

男孩叫来父亲,而且搬来一架梯子。男孩自告奋勇地说:“爸爸,让我上去把风筝拿下来吧。”

望着满脸稚气的孩子,父亲思忖片刻,默默地答应了。于是,男孩猴似地爬上梯子,解开了挂在梧桐树上的风筝线,一张脸开得象阳光一样灿烂。

就在男孩打算顺着梯子爬下来时,突然脸上又现出了猴儿的机灵,调皮地对父亲说:“爸爸,干脆我从上面跳下来,你接住我吧。”

父亲看着顽皮的孩子,笑着答应了请求。

有了父亲的回复,男孩高兴地毫不犹豫地从梧桐树杈上纵身跳了下来。可就在孩子要扑进父亲温暖又宽大的怀抱时,父亲的身体却悠悠地闪在了一边,男孩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虽然树杈不是很高,但没有准备的他却摔得哇哇大哭起来。

好一会儿,男孩才止住了哭声,沮丧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干嘛骗我?你不是答应要接住我的吗?”

父亲非常镇静,拍了拍男孩的头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这个世界连父亲的话都不可相信,其他人说的话就更不能相信了。”

一席话深深地刻在了小男孩的心里,因为胜过肉体疼痛的滋味足以使他铭心。

许多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了父亲。但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很孤独,压抑,父亲的话像山一样堵在了心的出路。

又一个缤纷的日子。

风轻轻地拂动着,云淡淡地游弋着,梧桐树微微地摇曳着。他带着孩子在碧绿的草地上,放风筝。

可能由于风力不够,风筝在空中摇摇晃晃地挣扎了好几下跌落下来,而且恰巧又挂在了梧桐树上。于是他扛来梯子,让孩子爬上去取。

当孩子取下风筝想顺着梯子下来时,他却阻止孩子,说:“你试着跳下来吧,这树不算高。”说着冲孩子微微一笑。

孩子站在树杈上也堆满脸了笑意,说:“爸爸,我跳下来时,你接住我,好吗?”

   “爸爸接不住你,男孩子必须勇敢,你知道吗?”父亲坚定地说。

孩子正在犹豫,他已将梯子挪到了一边。无奈,孩子只好闭上眼睛,带着些许惊恐的神情使劲儿向下跳。就在男孩快落地时,他却张开了宽大的臂膀,稳稳地抱住了孩子。

男孩躺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非常惊喜地对父亲说:“爸爸,您为什么骗我?”

他有些激动,紧紧地搂住孩子,对他说:“爸爸要给你一个忠告,有时候父亲的话也未必可信,更何况是别人说的话。”

于是,孩子脸上灿烂地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快乐地向这个美好的世界奔跑着。

17.“一席话深深地刻在了小男孩的心里,因为胜过肉体疼痛的滋味足以使他铭心”中“胜过肉体疼痛的滋味”指什么?(4分)

    答:                                                                          

                                                                                 

18.“风轻轻地拂动着,云淡淡地游弋着,梧桐树微微地摇曳着”,文中两处出现的这一相同的景物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19.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6分)

    答:                                                                           

                                                                                 

20.你更赞同哪一位父亲的做法?假如你是一位父亲你会怎么做呢?请简要回答。(5分)

    答:                                                                          

                                                                                 

答案

17.(4分)“一席话深深地刻在了小男孩的心里,因为胜过肉体疼痛的滋味足以使他铭心”中“胜过肉体疼痛的滋味”指因“父亲”食言,小男孩上当受骗的懊恼、难堪,其自信心与自尊心严重受挫。

18.(6分)“风轻轻地拂动着,云淡淡地游弋着,梧桐树微微地摇曳着”,文中两处出现的这一相同的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为下文父亲带孩子放风筝做了铺垫;②烘托了风轻云淡的美好气氛;③以景写情,衬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④两次景物描写相互照应。(答出其中三点得满分)

19.(6分)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叙写两个小男孩前后在各自的“父亲”带领下在碧绿的草地上放风筝的事件。(答出对比手法2分)文章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教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明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才是最为重要的。(主题4分)

20.(5分)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题目

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   ①. 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
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   ①. 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   ②.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③. 我们中学生如果
−5的绝对值是(    ) A. −5                      
−5的绝对值是(    ) A. −5                             B. 5                                C. −                
下列所述各微粒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 (1)由两种短周
下列所述各微粒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 (1)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两种分子,分子中电子总数均为18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若A、B能发生氧化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2500imp/(kW·h)”字样,将标有“220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2500imp/(kW·h)”字样,将标有“220V 1210W”的电热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6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250次。该电热器在
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
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电键K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再将电键K断开
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把西瓜
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把西瓜榨成汁       B.  铁锅生锈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 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在以下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微粒半径:Li+<
在以下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微粒半径:Li+<O2-<F-<Na+    B. 电负性:F>N>O>C C. 分子中的键角:CO2 >H2O>CH4>NH3    D.
 “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
 “失地农民、无业游民(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依照当局、资本所设计的路径(成为雇佣工人)发展,城市的社会矛盾由此尖锐起来,动荡日益加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