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BC装置都可通过  (填仪器名称)添加液体药品.

3C装置和B装置相比优点是  

4)用图中E装置干燥氢气,简述操作方法  

5)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Cl2),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6)氯气能和水反应:Cl2+H2OX+HClO(次氯酸),推测X的化学式为  ,将氯水(氯气的水溶液)滴加到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某同学要用装置制取6.6g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

答案

【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4S:气体的干燥(除水);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熟悉常见的气体的制备原理、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气体的收集检验等具体事项,同时还要根据给出气体制备方法和性质进行一些气体的制备收集.

【解答】解:(1)由于A装置中没有棉花团,所以只能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2BC装置都有长颈漏斗,是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3B装置药品一旦加入就无法中止,而C装置中间有隔板,可以通过夹上或者打开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4)用图中E装置干燥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利用其吸水性进行气体的干燥,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

5)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Cl2),是固体和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气体,所以对应的发生装置是 D

6)氯气能和水反应:Cl2+H2OX+HClO(次氯酸),左侧有两个氯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而右侧现在只有氯原子一个,氧原子一个,氢原子一个,却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所以推测X的化学式为 HCl.将氯水(氯气的水溶液)滴加到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由于HClHClO溶于水,都呈酸性,所以遇到碳酸钠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气泡.

7)设制取6.6g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x                                  6.6g

=

x=18.75g

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8.75克.

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

2)长颈漏斗.

3)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4)在装置中装入浓硫酸,气体从长管进入.

5D

6HCl;产生大量气泡.

718.75

相关题目

1
1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小敏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
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
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l、Fe三种元素。 已知: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
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 
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苹果汁         B.牛奶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某种激光染料,应用于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它由C、H、O三种
某种激光染料,应用于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分子式为C10H9O3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具以(之)表闻                          B.(帝)过蒙拔擢(臣),宠命优渥
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有一种C60的羧酸衍
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有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
The company was named Gates Hall ______ a man named James Gates. A. in need of 
The company was named Gates Hall ______ a man named James Gates. A. in need of                B. in search of       C. with the help of          D. in memory of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