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谜一样的沉默 林天宏 台静农(1902—1990),安徽霍丘人,

台静农:谜一样的沉默

林天宏

台静农(19021990),安徽霍丘人,台湾大学教授,现代乡土文学家,教育家。

  1946这个年份,将台静农88岁的一生,整齐地划为两半。

  之前,台静农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乡土文学家”,他在20年代完成了《地之子》、《建塔者》等小说,被称为“新文学的燃灯者”。

香港作家刘以鬯曾说:“……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之后,44岁的台静农远赴台湾大学中文系教书,他就此投身教育,兼修书法,“汪洋般的激情、直白的呐喊、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的前进姿态”,在之后的44年里全都“戛然而止”。

  “从那时起,台静农就从文坛中销声匿迹。他的沉默,是一个谜。”当记者向中国社科院现代文学专业教授李存光提起台静农时,他这样回答。

  这位教授的疑问,也是台静农诸多学生的疑问。20多年前,台静农的学生蒋勋赴欧洲读书时,在鲁迅的杂文、札记、书信中陆续读到“台静农”这三个字,他这才知道,“原来台先生也写过小说”。他不禁问道:“台先生早年锐利的文学创作,为何在盛年突然中断?这其中,埋藏了怎样沉痛的信息?”

  台静农从未作答。只是,翻开那个年代的历史,浮出一丝血色。台大中文系主任许寿裳,因宣传鲁迅和“五四”运动,引起当局怨恨。1948219日,他在夜间被破门而入的歹徒砍死。继任系主任乔大壮,因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同年73日,他在苏州投水自尽。

  中文系主任下一位继任者台静农,对自己的过去“似乎忘得一干二净”。他从不向人提及“曾师事鲁迅,鲁迅亦视之为挚友”,也从不向人提及,“在二三十年代,他曾三次入狱,皆因对现实的尖锐批评”。

  这个曾经“激进的热血青年”,成了在学生眼中“平易、宽厚、温和”的台先生:他在台大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任何人进去都不必喊报告;晚会上,台静农与学生做集体游戏“母鸭带小鸭”,“抬手扬脚间极为认真”。

  被学生们不断怀念的台先生,是台大中文系“自由、开放、宽松、包容”学风的缔造者,一位教员曾这样热情洋溢地赞道:“他的中文系,是一个大平等,是一个大庄严!是一个庄严的平等,是一个平等的庄严!更是一个和谐的秩序,是一个秩序的和谐!”

  学生们常去台静农的书斋高谈阔论:文学、历史、戏剧……但一涉及政治与现实,“台先生便闭口不谈”,只是,偶然间也会流露出某种情绪:“时代真是变了。从前写小说还得坐监牢,现在写小说,可以得到大笔奖金!”

  台静农的书斋名为“歇脚斋”,他曾说:“身为北方人,于海上气候,往往感到不适宜,有时烦躁,不能自已……抗战以来,到处为家,暂时居处,便有歇脚之感”。

  但这一歇就是40多年。40多年中,台静农疏于写作,不谈故人,也不追往事。有人劝台静农写回忆录,他拒绝道:“能回忆些什么呢?前年旅途中看见一书涉及往事,为之一惊,恍然如梦中事历历在目,这好像一张封尘的败琴,偶被拨动发出声音来,可是这声音喑哑是不足听的。”

  但令不少学生铭记在心的,却是台静农当年讲述《离骚》、《九歌》时“响亮的皖西口音”,因为台先生“不教唐诗宋词,而专教《离骚》、《九歌》”,对屈原、嵇康、阮籍等狂士“情有独钟”。

  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有学生回忆,“若是天热,他说喝酒祛暑,若是天冷,他便说喝酒可以御寒;无论冬夏,台先生都有理由教人喝酒。”

  暮年的台静农,书法之名甚大,时人评,他醉酒后写的字“最为上品”。他常书“竹林七贤”中向子期的《思旧赋》,其字“盘曲扭结,仿佛受到极大阻压的线条,努力反抗,向四边反弹出一种惊人的张力”。

  散文家董桥却在这字里看出了“太多的心事”,“台先生的字,只能跟有缘的人对坐窗前谈心。我天天夜半回来,走进书斋,总看到他独自兀坐,像有话说,又不想说。台先生一直在那里”。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去台湾之前的台静农不仅仅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乡土文学家”,而且也是批判病态社会的最成功的中国小说家之一。

B、台静农到台湾之后便从文坛中销声匿迹,而且在继任台大中文系主任后,和以前大不相同,变得“平易、宽厚、温和”。

C、台静农到台后闭口不谈政治与现实,这与他之前的激进形成巨大反差,人们只能从那个年代的历史中去找寻答案。

D、文中引用台静农的话——“这声音喑哑是不足听的”,这是他拒写回忆录的搪塞之词,也显示他的谦逊品质。

E、台静农把醉酒和书法作为心事的最大寄托,许多人包括董桥在内,正是透过他的字体会其沉痛内心的。

14、文章以“台静农:谜一样的沉默”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15、有人认为,本文所写的台静农去台湾前后性格有天壤之别,性格上不具有连贯性,有损传主形象的真实性。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3 . ( 5 分)DE ( D . “也显示他的谦逊品质”说法有误,这主要体现他不愿回忆、不堪回忆那段历史。E . “把醉酒和书法作为心事的最大寄托”、“许多人”说法有误,文中无此说法。)(答对一项给3 分,答对两项给5 分。)

14 . ( 4 分)① 标题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且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表达出作者对台静农沉默的独特理解;② 同时给读者留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一点2 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5. ( 6 分)答案示例:我认为,台静农去台前后的性格具有连贯性。他的前半生作为“激进的热血青年”,用新文学等方式直白呐喊,直击现实;后半生虽是“沉默”,但他“对屈原、嵇康、阮籍等狂士情有独钟”以及独特的书法,都是他对现实不平之气的另一种表达。再说,他性格的巨大变化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是他真实人生的叙写。(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题目

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下),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质点的判断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质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t=1s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C.前3s内先静止,
7.(2011·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
7.(2011·福建卷)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 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 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测某溶液的 pH 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到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刍议/踌躇         诞生/涎水          蒙蔽/蒙昧 B.彻夜/掣肘         绯闻/悱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1∶1                     B.体积比为11∶7C.原子数比为 2∶3 
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皓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
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皓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请你对陈皓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