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4~16题。(7分)
阅读杂谈
①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如今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的出现,为我们创造了各种阅读条件,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视野。但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如何才能不迷失自己呢?
②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好的书,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就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就不在话下了。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就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文学领域中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如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③现今数字化阅读冲击着纸质图书阅读市场。网络成为阅读的便携选择,电子阅读器为出门旅游阅读提供了方便;特别是电子书的出现,以其容量大、更新快著称,更是掀起了人们数字化阅读的高潮。当然电子书也有其本身的缺点:首先不说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就说我们的眼睛,面对屏幕久视肯定受不了;其次,翻阅电子书你听不到纸张翻阅时的悦耳声音,嗅不到书本所特有的淡淡墨香;最主要的是电子书不能像纸质书那样任意启阖,随意夹折,率性圈点。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仍还是喜欢在淡淡的墨香里细细研读、慢慢品悟大师们的文字。所以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和载体,让阅读工具和载体服务我们,适合我们,而不是追赶时髦,随波逐流。我们一旦丢弃自己的独立选择权,先进的科技产品就容易成为加速我们迷失的工具。
④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了追随时尚等等。其实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是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他人无关、与外物无关、与炫耀无关。只有明确了阅读的意义,通过阅读,你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有删改)
14.通读全文,请分点归纳作者认为“在纷繁的阅读信息中,我们如何才能不迷失自己”。(3分)
15.第三节写了电子书的缺点和纸质书的优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如让你选择其中的一种阅读,你更愿意选择哪一种?请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分)
16.温家宝总理曾说“读书可以改变人”,请结合第四节的内容,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理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