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9——22题 (14分)
海上之树
①评价一座城市的环境良好程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绿地的面积。城市里的绿地尤其是树林功能很多,可以吸收大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对城市的大气、水和土壤都有净化作用。另外,城市树林还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虽然城市绿地的环保功能很多,但是沿海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目前,各种名目的建设令人均绿地面积越来越小,环境污染自然会越来越严重。
②为了增加沿海城市的绿地,荷兰水工作室公司的环保设计师科恩·奥尔瑟斯计划向海洋要绿地。他设计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人造小岛,名为“海上之树”。这是一种悬浮在海洋上的小岛。不过它不会随风浪而向远方漂流,因为有数根强劲的钢缆把小岛和海底相连,从而比较牢固的固定在某处。当然,绳索不会绷得太紧,而是有一定的余量,这样可以随着风浪上下起伏,不会被风浪轻易地淹没掉。
③“海上之树”分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是一个垂直的森林公园,而水下部分则是人造珊瑚礁。水上部分看上去像是一座倒置的摩天大楼,顶部大而底部小,其中分很多层,在不同层种植不同的植物。底部是比较耐海水侵蚀的植物,比如各种红树;而中部是对净化空气作用明显的各种植物,顶部则是观赏花卉和蔬菜水果。由于采取了独特的力学结构,这座绿色“摩天大楼”不会因顶部重而垮掉。整个水上部分绿绿的,看上去就像一棵大树,这就是“海上之树”名称的来历。
④“海上之树”的水下部分则是按照人造珊瑚礁的设计思路,采用了一些密度小、无污染的高分子材料。这样既能令人造小岛很好地悬浮在水面上,也可以给水下生物营造一个很好的栖息空间。为了让这种人造小岛更好地抵御风浪,设计师科恩正在向一些石
油平台建造者学习,希望利用他们建造海上平台的技术。
⑤由于每座沿海城市的情况不同,“海上之树”小岛没有统一的建造标准,面积可以在几千平方米到几平方千米之间,高度可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一个1平方千米的小岛可改善附近数十平方千米城区的环境。一些更小的“人造之树”则可以建在城市里的河流和湖泊上。
⑥科恩表示,“海上之树”不但可以净化城市的空气,让城市的雨水更干净,还可以减少城市的垃圾污染。有了“海上之树”后,部分城市的固体无机垃圾可以用于建造小岛,部分有机垃圾经过堆肥处理后可以成为水上森林的肥料,另外一些有机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成为小岛中野生动物的食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城市垃圾的填埋量。
⑦“海上之树”还将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令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好。在水上部分,蜜蜂在花间采蜜,鸟儿在林间欢叫,小动物在树下奔跑,夜间有蝙蝠和猫头鹰出没。在水下部分,珊瑚在这里安家之后,不少鱼虾也被吸引来了,海葵和章鱼也来了,这里一片欣欣向荣。每到下班之后、周末或节假日,人们休闲也有了好去处,那就是近在咫尺的“海上之树”。人们在“海上之树”的森林公园里漫步,观赏花卉和动物;在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潜入水里,欣赏那些生活在人造珊瑚礁里的五彩斑斓的海洋动物。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20.“海上之树”有哪些作用?(4分)
21.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段中加点词语“比较”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