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服衣冠             皆于齐

B.又如远甚           之怠

C.时时而进           又何

D.年之后             失,法皆斩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吾妻之我者       美:         

(2)寡人之耳         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2)谤讥于市朝         翻译:          

4.结合全文内容填空。(每空限3字)(2分)

因为邹忌    ,齐王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所以齐国“战胜于朝廷”。

 

答案

 

1.B

2.(1)认为……美     (2)使……听到

(共2分。每小题1分)

3.(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共2分。每小题1分)

4.①善进谏   ②肯纳谏

   (共2分。每点1分)

解析:

1.B中“弗”的意思都是“否定词,不”。

2.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孰、谤讥”等。

4.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相关题目

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    )A.盐析       
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    )A.盐析              B.变性                 C.煮熟               D.加入浓硫酸
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
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 (1)BaTiO3中Ti
.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
.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
图1-1是函数y=2sin(ωx+φ)(|φ|<)的图象,那么(    )        
图1-1是函数y=2sin(ωx+φ)(|φ|<)的图象,那么(    )                   图1-1A.ω=,φ=               B.ω=-,φ=-C.ω=2,φ=                
如图,△ABC中∠A=30°,E是AC边上的点,先将△ABE沿着BE翻折,
如图,△ABC中∠A=30°,E是AC边上的点,先将△ABE沿着BE翻折,翻折后△ABE的AB边交AC于点D,又将△BCD沿着BD翻折,C点恰好落在BE上,此时∠CDB=82°,则原
唐诗多半是一本正经地抒情言志,宋词主要是含蓄婉转地言
唐诗多半是一本正经地抒情言志,宋词主要是含蓄婉转地言愁写悲,元人散曲则大都是活泼俏皮地写心达意。武汉大学的王兆鹏教授谈唐宋元人写诗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武生 张国平 剧团虽属三流,演员们待遇也不高,但有它在毕竟是个寄托,
小华在整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时,发
小华在整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时,发现它们的对角线都具有同一性质是                                      

最新题目